陪诊么 首页 头条信息 陪诊知识 查看内容

如何保障陪诊服务供需双方合法权益?怎样破解“维权之困”,让陪诊服务走得更远?

2024-7-12 22:30| 发布者: 陪诊么网| 查看: 48| 评论: 0

摘要:      近年来,“陪诊”作为一种新兴服务类型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为空巢老人、独居青年等群体提供挂号、取药、陪伴就诊等服务,满足其现实需求。然而,“陪诊师”亦尚未被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当前对

     近年来,“陪诊”作为一种新兴服务类型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为空巢老人、独居青年等群体提供挂号、取药、陪伴就诊等服务,满足其现实需求。然而,“陪诊师”亦尚未被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当前对该服务的监管和规范仍在探索之中。

      日前,一些陪诊服务人员倒卖就诊号源,以陪诊之名行黄牛之实的行为引起社会关注。《工人日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有些陪诊服务变了味:有患者购买陪诊服务后却被骗取定金;一些黄牛披上了陪诊人员的外衣,向患者推销名医号源。与此同时,陪诊人员也面临权益侵害:提供陪诊服务时不被患者信任,工作中意外受伤;陷入培训考证骗局维权等。

如何保障陪诊服务供需双方合法权益?怎样破解“维权之困”,让陪诊服务走得更远?

邀请了7位专家学者分享自己的观点,给陪诊行业开“良方”。

曹艳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所

医疗卫生法制研究室主任

      对于就诊人员来说,首先,应对陪诊人员进行了解和甄别,可在口碑不错的正规陪诊公司购买服务。其次,接受陪诊服务时,要事先就服务内容和相关费用标准进行约定,签订书面陪诊协议书,对陪诊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实,并可要求陪诊人员或陪诊公司出具相关的费用票据。

      陪诊服务行业是典型的社会需求引导的、市场化高的行业,政府监管很重要,应用市场力量和社会组织力量推进规范发展也很重要。建议由相关的行业组织或行业协会牵头,组织制定相关的陪护师或陪护人员从业标准和陪护工作流程。同时,应在陪诊人员上岗前进行必要的沟通、法律知识和陪诊技能培训,最好能实行“陪诊人员实名制”。此外,可以制定相关陪诊收费标准,规范陪诊收费行为。

 刘兰秋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法学研究中心主任

      陪诊服务虽然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目前尚未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陪诊人员也缺乏相应的准入标准、准入程序、管理制度等。

      为了避免陪诊服务人员和陪诊对象之间发生纠纷,更好地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可考虑经由第三方中介机构建立陪诊关系,如家政公司或入驻医院的第三方服务公司等。医院可以根据患者需求提供陪诊服务人员,各方关系可以参照医院住院部门的陪检员处理。

      作为陪诊对象的病人很多都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往往还遭受疾病的折磨,身心脆弱。陪诊工作繁杂,涉及陪病人检查治疗、替病人缴费等很多涉及隐私和个人信息的环节,因此对陪诊服务人员的规范化管理是很重要的。建议参考目前医院住院部门的陪检员管理规范,对陪诊人员的资质、职责、礼仪等等出台相应的行业标准。

刘鑫

中国政法大学医药法律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

      当前,陪诊服务主要是自发行为,由陪诊服务人员为就诊人员提供一次性的劳务服务,供需双方形成的主要是劳务合同关系。

       对于就诊人员来说,可以通过签订劳务合同,约定服务时间、项目、责任等内容。在签订相关合同之外,陪诊服务人员可以考虑为自己购置意外险,以应对突发事件,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在服务定价方面,因服务内容大多是按需定制,较难有统一的价格标准。应尊重市场规律,根据双方约定的服务项目等内容确定服务费用。

      此外,提供陪诊服务的平台应加强管理,设立服务评价路径与机制。就诊人员购买陪诊服务后,可以根据陪诊服务人员的匿名编号,结合服务体验进行评价。

 睢素利

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陪诊行业属于新兴行业,满足了社会老龄化趋势下的居民现实需求。随着陪诊服务需求量上升,应当对该行业及从业者予以监管和规范。

      首先,陪诊服务机构应当加强管理,明确陪诊服务范围、时间、责任等内容,陪诊服务人员应当遵纪守法,自觉恪守从业规范与道德。

      其次,对于“黄牛倒号”等违法行为,应予以严厉打击。同时,可以分析“黄牛”违法获取医疗号源的途径,查明线上预约程序或医院内部管理机制是否存在漏洞,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惩戒。

      再次,可以建立相关管理机构,对陪诊服务所涉各方进行管理。比如,对于陪诊服务人员与就诊人员产生的纠纷,可以经由该机构进行沟通、调解、处理,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最后,患者在接受陪诊服务的过程中,陪诊人员可以获取患者的一些个人信息和隐私,因此,需要做好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工作。

 王岳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陪诊服务是一种新兴服务类型,需要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监管和规范。

       一方面,陪诊服务要有科学的准入标准,确保从业者具备相应资质。比如,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组织相关培训,培养服务人员技能,进而使其服务质量更符合消费者需求。

      另一方面,应设立陪诊服务人员行为规范,并根据案情借助《劳动法》为劳动者维权。这样既可以督促从业者自觉恪守职业规范与道德,也能在陪诊人员与陪诊机构建立劳动关系时,维护其合法权益。

      此外,“黄牛”“倒卖医疗号源”等违法行为,会影响医疗号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对于此类行为,要给予打击和惩戒。

 吴克明

上海开放大学浦东东校经管大类专业教师

      在我国开展医疗服务必须具备相应资质,而陪诊服务并不划归医疗服务范畴,此类服务内容更多偏向于家政或养老服务。

      然而,与单纯的家政或养老服务相比,无论在观念层面还是在法律层面,人们对于陪诊服务的要求都明显更为严格。陪诊服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不仅要面临家政服务和养老服务中常见的各类风险,还可能因处理服务对象自身疾病变化不当而承担额外风险和责任。

因此,开展必要的技能培训,有助于从业者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更好地履行约定的或法定的义务。

 赵虎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部分就诊人员与陪诊人员之间形成的是劳务合同关系,在选择陪诊人员时,应与具有合法资质的公司签订协议,明确陪诊服务范围、费用、责任等内容,防止后期出现纠纷。

同时,应严格保护就诊人个人隐私信息,不得擅自泄露或利用,以避免侵犯他人隐私权。当就诊人个人隐私被泄露时,可以向陪诊服务人员或者陪诊机构要求赔偿。对于陪诊服务人员因疏忽失误导致患者遭受损失,患者有权要求相应赔偿。

      对于陪诊服务人员来说,在提前签订合同外,应当保持警惕、确保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或受到伤害。同时,应确保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不要被迫超时工作或接受不合理的安排。

      此外,应该严格审查陪诊从业者的资质,明确、细化该职业目录和分类,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和陪诊服务人员的投诉,完善行业规范与办法,推动陪诊服务规范化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价值。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注陪诊么

陪诊么客服微信:Peizhenme123

Copyright © 2020-2024 陪诊么 Powered by Peizhenme.com! ( 京ICP备18020631号-3 )
keywords:北京陪诊师 北京陪诊师